研读《党史故事100讲》的经历和体会
机构编制事务中心 岳杨梓
2021年,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创造了举世瞩目成就之际,迎来了百年华诞。党中央号召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长态工作来抓,要做到常学常新。各单位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支部党建工作联络员的我,在完成支部统一安排的党史学习任务之外,还利用业余时间进一步自主阅读和研习各类党史学习资料,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学习资料就是我要向大家推荐的这部有声读物:《党史故事100讲》。
《党史故事100讲》是由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共同策划编制的党史故事讲座合集,它以党的近百年发展历程为顺序,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全景式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共分为建党篇、大革命篇、土地革命篇、抗战篇、解放战争篇、建国篇和改革开放篇等7个部分,合100讲,主讲人有邵维正老师等。
我学习这部《党史故事100讲》总共花了两个月时间。由于它是个有声读物,在这两个月时间里,我坚持“五学一结”法,即上下班走路学、候车乘车学、买饭排队学、饭后散步学、睡觉之前学、两日一总结,把琐碎的业余时间积零为整用来学习,既不耽误工作生活,又提高了学习的趣味和激情。
通过学习,我不但丰富了党史知识,还在精神上收到了一次全新的洗礼,进一步提高了党性修养,坚定了初心,增强了使命感。例如,我逐渐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为什么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对的”,下面我就结合作品中的党史故事,把我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分享给大家:
一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明确坚定的正确信仰的党。在土地革命的中央苏区里,正是因为有明确而坚定的信仰,才能军民团结一心打败了敌人的四次“围剿”,中央苏区不断发展壮大;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正是因为有明确而坚定的信仰,红军才能超越人类力量极限、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长征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正是因为有明确而坚定的信仰,才能以弱胜强;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正是因为有坚定的信仰,中国才能从站起来实现富起来,现在又在强起来。
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铁的纪律的党。在革命年代,党的军队有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的铁的纪律;在长征中的渡过金沙江、大渡河这些天险时,正是因为有铁的纪律,红军那么多人员才能在万分危机的时刻不会引起骚乱,而是井然有序地快速渡江;在新中国研发第一颗原子弹时,面对饥饿和帝国主义威胁的双重压力,正是因为有铁的纪律才使得研发团队不至于消极怠工或引发动乱,使得最终研发出原子弹来;在新中国修建红旗渠的时候,正是有了“后赶来的推车不能停在先赶来的推车后面”的铁的纪律,才能筑成那条被称为人间奇迹的人工天河。
三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党。我们党有一句名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在各地军阀对所辖地区的老百姓横征暴敛的年代里,在苏区却是百姓安居乐业,生产劳动欣欣向荣,这是因为党坚持以人为本;在长征路上,涌现出了像半条被子这样的爱护老百姓的以人为本的典范故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到现在,党制定了一系列民生措施,强调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四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发扬民主、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的党。我们党上到中央,下到基层党支部,都坚持民主集中制,无论是早期的领导人博古,还是后来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都公开做过自我批评,如今我们坚持定期召来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也继承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
五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的党。早在长征时期,毛泽东等领导人就撇开了李德、博古等人的教条式军事指挥,结合敌我实际情况灵活改变战略战术,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在新中国建立前后,毛泽东就强调要实事求是,在全党掀起调研之风,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又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改革永远在路上,要靠创新来解决发展瓶颈。
以上就是我通过研习《党史故事100讲》领悟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为什么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对的”的一些心得理论,以后我还将进一步研习,常习常新。今天,我把这部《党史故事100讲》推荐给大家,大家如果好好读一读这部作品,定能从一慕慕生动逼真的历史画面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艰辛和伟大,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汲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无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