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关建设 > 文艺园地

诗文中的名楼

时间:2023-12-04    来源:

分享到

刘畅桢

往昔,游洞庭,览鄱阳,登黄鹤,欣赏江南三大名楼。对感官事物并不敏感的人们很难对朝晖夕阴和飞阁流丹产生出多少浓厚的兴趣。但我每到一地,都被那浓厚的文化底蕴包围到窒息。不错的,是那一方诗文感染了那一片土地,使之变成沃土,令人神往,追逐!

曾经十分不解,谪守之地的岳阳楼何来的“衔远山吞长江”?只是因为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才多会于此吗?

曾经十分不解,峥嵘岁月、极尽风骚的滕王阁,又怎么让人想到了“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了?

曾经十分不解,兴败交替,屡建屡毁的黄鹤楼,哪来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意境呢?

也许,厚重的文化才是人们神往江南三楼的原因无数的学子是从品读《岳阳楼记》《滕王阁序》《黄鹤楼》诗,才开始认识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的。

远赴洞庭湖,追忆久来成诵的《岳阳楼记》,范仲淹笔下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势一览无余。楚时的屈原一曲《离骚》曾将此地唱得凄美动人。于是,古来的文人迁客,或忧谗畏讥,或宠辱偕忘,或把酒临风,或满目萧然。或以为“洞庭青草,更无一点风色”,或感到“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也许落日余晖,君山青螺给了那些登斯楼也的文人们太多的感悟。感极而悲者,其喜洋洋者,都能在这八百里洞庭的水天之上找到知音。然而,他们都没给岳阳楼一个真正的意象!唯有范仲淹,他的如椽大笔造就了岳阳楼极不平凡的意境。借古仁人之口,他一语道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大大超出了一般迁客骚人的思想境界。拳拳之心,炽热如火,未曾亲访过巴陵郡的范仲淹迸发出了“四方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的激扬文字。这种忧国忧民的胸臆轨迹更加衬托出了这位政治家、军事家的伟大人格,与他“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爱国情怀和“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民本思想一脉相承。毫无疑问,岳阳楼之所以能够声名远播,不因其巍,不为其峨,只因其《记》。于是更多的墨客雅士造访了岳阳楼。登临楼上,吟诵《岳阳楼记》,追忆着范仲淹的报国之志、忧国之意、恤民之情!

对比岳阳楼,凡是读过《滕王阁序》却未曾亲临的人定然对滕王阁颇为好奇。文辞华美的佳《序》代代相传,引无数鸿儒白丁皆心驰神往。步回在廊阶之间,细思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的佳宴。登阁远眺,落日的余晖宛若凝空,傍晚的山色一片青紫,山峦耸翠层层入怀。似乎真有王勃的“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的感觉。滕王高阁涉临江渚,物换星移几度春秋。俯雕甍,飞禽水洲尽收眼底;眄中天,桂殿兰宫映入眼帘。果不其曰:“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再细看远处的水尽一线,云销雨霁;回望清波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古老的滕王阁在晚风中肃立,江山的才子,诗友的目光,都已是千年的恒久。天才少年一气呵成的《滕王阁序》不仅为其博得了一生的光彩,更让滕王阁穿越了历史和时空熠熠生辉。遥想王勃当年在这一番“四美具、二难并”的场景之中,挥毫笔墨,雄姿英发,引经据典,技惊四座,人情风物,一韵俱成。真是好一番英雄少年的气概,好一个千古传诵的佳故。阁中书香,透彻古今,无数的才子能臣在此沉思前途与命运,看破世事的沉浮,会意老当益壮之心,立下穷且益坚之志。前路的云月,功名的尘土,俱在这一水一天、一念一思之中,慢慢觅得自己的轨迹。这名“序”名楼交相辉映,万古长存。

常有人不解,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有记,滕王阁有序,黄鹤楼却只有短诗一首。古往今来竟无一大家登楼作赋吗?非也!楼内现仍存有《黄鹤楼记》未能远播。是何原因形成了今日之局面?不过因为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一诗压满楼,后人便只知此诗了!此楼本是传神之物。古人云,曾有霓裳仙人骑鹤驾云与一道人在此楼把酒相酌,后乘黄鹤凌霄而去,古楼自此便以黄鹤为名。巍巍古楼,上倚汉水,下临江流,集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纵目四望,武汉三镇壮美屹然,长江逶迤,穿龟蛇而过,江上船舳交织,波光点点。在楼宇间畅想晴川历历、芳草萋萋的风姿,果然别有一番滋味。今日的黄鹤楼,黄鹤自是不在了,而楚之地的奋进精神犹存;仙人自是不飞来了,而长江汉水依然东去奔涌不息。这“一楼萃三楚,二水汇百川”的情景构成了今日的辉煌。凭楼雅望,壁上楼中,千百年来,题咏的篇章灿若繁星,唯独此诗备受推崇。李白曾颇有兴致地游览黄鹤楼后想提笔挥毫一番,读罢崔诗,却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足见此诗的传神。诗人因而名扬四海,古楼也更加矗立自威。楼与诗、诗与人襟袂相谐,融而难分。今日之楼,古今无尽而大江奔流,云鹤俱空而名作犹在。悚峙于山河秀美之间的黄鹤楼,思之更加富含韵味和生趣。

有人曾问,江南三大名楼哪个可称第一?余不免付之一笑,既然都是名楼,又用什么标准来评判先后呢?若只以美景、壮色、悠史来评判这三楼的价值,未免太武断。三楼俱有其代表作传世:《岳阳楼记》意味深远、志理缜密;《滕王阁序》俊逸潇洒、文辞华美;《黄鹤楼》诗独树一帜、卓尔不凡。三楼各有其不凡的意境和形象,要于三中取其一大,未免难上加难。在我看来,《岳阳楼记》使岳阳楼巍而增雄,《滕王阁序》令滕王阁壮而生色,《黄鹤楼》诗让黄鹤楼神而添姿。这两奇文、一绝诗造就了江南三大名楼的不朽风范,亦可谓各有极致,难分伯仲,名不虚传也!作者单位:岳阳市委编办


友情链接

网站主办:中共湖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承办:湖南省机构编制事务中心(湖南省机构编制数据与域名注册服务中心)

单位地址:长沙市韶山路1号湖南省委大院三办公楼 邮编:410011

备案号:湘ICP备10209424号 网站协助:新湖南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