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关建设 > 学思践悟

坚定信心 改革创新 为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学习《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心得体会

时间:2023-04-01    来源:

分享到

湘潭市委编办副主任 谭艳花

《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这本书,立体呈现了2007年3月至10月,习近平同志主政上海七个月零四天的工作全景。读完后,感受非常深,收获非常大。让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湘潭、对机构编制部门、对自身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感触,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收获。

一、从“不辱门楣”中进一步守初心、强使命。2007年8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调研卢湾区时强调:卢湾区是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从精神象征的意义来讲,卢湾也应该成为党建的先进所在地,这样才能不辱门楣。不辱门楣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同样,在2011年3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韶山视察时强调:要努力把毛主席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一个是一代伟人毛主席的家乡,面对习近平同志的殷殷嘱托,面对二十届二中全会做出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主席家乡人,要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运用好,在机构改革中抓住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个重点,积极探索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党建工作新方法,让毛主席家乡这块红色招牌内涵越来越深、活力越来越强、成色越来越足。让全力建设好发展好毛主席家乡,成为每一个湘潭人的坚定初心与强烈使命,成为我们干好各项工作的强劲动力。

二、从“四个放在”中进一步提站位,阔格局。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同志对未来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四个放在”:必须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四个放在”强调了上海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在国家战略下思考行动,体现的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意识。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要求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抓好五项重点任务。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围绕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坚持对标对表,提出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为湘潭当前以及长时期发展明确了指导思想、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我们要把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通起来,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和湘潭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跳出湘潭看湘潭、立足全局看湘潭、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服务国家战略中发展湘潭。

三、从“三个必须”中进一步抬座标、明定位。在全国这盘大棋局中,上海应该让自己具体处在怎样的位置?习近平同志当时提出了“三个必须”的判断和论述。“必须综合考虑、统筹把握各种机遇,进一步放大效应、形成联动,努力实现上海发展质的飞跃;必须发挥区位优势、比较优势,以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大有作为;必须以全局的眼光、战略的眼光,融入全国、服务全国,推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市委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湘潭市委关于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的决定》,提出抢抓重大历史机遇,以“六融三抓”为重点,推动全域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和服务“一圈一强”,干出一个新湘潭,干出一个新未来。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圈一强”应当成为我们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编制部门在这场大战略中大有可为。经初步梳理,发展规划中有82个事项与我们相关,可以从园区职责的差异化定位、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才引进政策及人才流动的互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相关执法监管机制的联动等方面寻找着力点和切入口,充分发挥好湘潭的比较优势,通过努力减少“马太效应”影响,将省会虹吸效应转化为同频共振效应。

四、从协同发展“八个字”中进一步换思维、转路径。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时,对于上海与周边省市之间,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有着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如果只谈合作,不谈竞争,区域发展就没有活力,如果只谈竞争,不谈合作,区域发展就不能成为国家战略。但是不管合作也好、竞争也好,有一条是必须坚持的,就是一定要换位思考,互惠互利。习近平同志提出,上海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深化、放大、提升、搭台。当时与会的同志就明显感受到这八个字所具有的战略价值与深远意义。今天,我们也要转换竞争与合作的思维,也仍然可以将这八个字,作为推进都市圈建设各项工作的总体遵循。作为编制部门,要主动出击、抢抓机遇,主动融入、搞好服务。我们要主动加强与省委编办、省一体化办的对接,寻求最大政策支持、最强业务指导。要主动加强与长沙、株洲兄弟市州以及相关园区、县市区、乡街的对接,对接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目的;对接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达到明确任务,同向发力的目的;对接体制机制层面的问题,达到强化保障,确保成效的目的。通过对接,搭建三市编制部门协调联动的平台,提升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努力实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放大三地协同发展效益,提升各项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五、从“初心四问”中进一步鼓士气、增信心。习近平同志离开上海到中央工作之后,他为上海再定位、要上海再探索、让上海再担当、对上海再期许。这些使命与任务,化为当下上海党员干部面对的四道特殊“考题”:如何始终保持创业初期的那股激情,在新的伟大时代创造新的发展传奇?如何继续走在全国改革开放最前列,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如何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打造出长期可持续、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让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幸福,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上海是党的初心始发地,这四个问句,被称为“初心四问”,问及上海的发展方向,更问及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和责任担当。当下的湘潭可以说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市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的标题:闯新路、破险阻,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对我们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我们的出路作了高度的提炼与概括,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决心。作为党的机关、政治机关,编制部门更要坚定信心、扛牢责任、干出成效。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市之重者”,自觉从政治高度思考问题、从大局大势谋划工作,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攻艰克难,敢于开拓创新,才能善作善成。面对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国省重大战略机遇、面对机构编制管理新形势新要求,既要坚持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不折不扣落实新一轮机构改革要求,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遵循优化协同高效等原则,紧紧围绕“三性”进行科学论证,围绕“五个是否”进行审议把关。同时,又要增强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异想天开,无中生有”,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友情链接

网站主办:中共湖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承办:湖南省机构编制事务中心(湖南省机构编制数据与域名注册服务中心)

单位地址:长沙市韶山路1号湖南省委大院三办公楼 邮编:410011

备案号:湘ICP备10209424号 网站协助:新湖南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