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关建设 > 专题专栏 > 悦读青春 书香编办

榜样在前 使命在肩——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时间:2022-06-28    来源:青工委

分享到


机构编制一处陈家骏

202171日,中央编办礼堂,机关干部集中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当大屏幕上习近平总书记出现在天安门城楼正中央时,礼堂里响起了自发的潮水般的热烈掌声。这是共产党员对总书记尊敬和爱戴的真实写照,这源于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也源于总书记夙夜在公的无私品格和崇高的人格魅力。而这一切的开端,都可以追溯到那个不满16岁的青年从北京走向陕北的时候。

青年是指多少岁的人?不同的统计口径定义都不尽相同。其实,青年不是某个年龄段,而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朝气蓬勃、是意气风发、是不懈奋斗、是百折不挠,更是历经阳光风雨后的成长。是不是青年,不能光看岁数,更要看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因而我想说,当年那位比我们年轻很多的习近平,以自己的七年知青岁月,成为了现时的全体青年党员最好的榜样。

一、学习是人生成长之梯

习近平总书记说: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气质。早在七年的知青岁月里,习近平就是勤学习、爱学习、善学习的楷模。他向书本学习,到梁家河插队时,带了满满两大箱书。白天要上山下地劳动,就每天晚上在土窑洞里伴着煤油灯阅读至深夜,第二天吐出来的痰都是黑色的。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习近平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青年习近平还总结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他向实践学习,在《人民日报》看到四川大办沼气的报道,就赶到四川学习考察,回来建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随着沼气的推广,乡亲们不再为生火照明发愁。他向人民群众学习,从最基础的农村生活开始,向乡亲们学习生火做饭、学习种地放羊,直至成为从来不撒尖儿好后生,乡亲们说对近平的思想和价值观起作用的,并不是标语、口号和高音喇叭的灌输,而是知青岁月那日复一日艰苦的生活和劳动,是当年同我们农民兄弟朝夕相处的那二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对他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时,曾对前来调研的山西原平县委书记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直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著作、论述,处处可见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处处体现格物致知和民生情怀,既有严密的分析论证、也有生动的史实事实依据,既点明点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又平语近人。这样明显的习式风格,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学习积累。

二、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苦,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吃苦,是青年习近平面对困难的勇敢选择。1969年从北京同乘一列火车去插队的知青,大多数人在插队一到两年内都陆陆续续离开了,而习近平在陕北一待就是七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讲话时曾提到,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去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他口言之,身必行之,在七年的知青岁月里,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险活都抢着干,从来不惜力,就这样一步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不仅磨炼了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还锻造了不避艰辛、不怕困难的品质,更赢得了全村乡亲的由衷喜爱和信赖。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虽然物质条件已经有了巨大飞跃,但生逢深化改革、走向复兴的关键时间节点,仍然需要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勤勤恳恳的学习、兢兢业业的工作、点点滴滴的思考,克服惯性惰性、克服骄娇二气,勇于面对、善于应对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在实践的磨砺中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正如总书记曾经寄语青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

三、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1973年的下半年,知青有了上大学的机会,而习近平说: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同期的知青劝他机会难得,他却很坦然:走不了我就在这待着吧,我本来就是个农民。入党那年,梁家河村的党员们推举他为支部书记,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带领乡亲们办沼气、办铁业社、办磨坊、种烤烟、办代销店,打井、搞河桥治理,陆续解决了全村的燃料问题、吃水问题、农具和日用品需求问题,村民收入也有了实实在在的增加。可以说,乡亲们需要什么,他就努力做到什么。几十年后,已是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论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想彼时彼刻他在梁家河的肺腑之言,懂得感恩和回报,想为老百姓做点事,就是习近平的初心。以此观照我们的工作,总书记指出,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背后都同管理体制机制相关,需要在机构设置、职能转变、编制调整等方面下功夫。我们积极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改革优化行政复议体制、聚焦基层治理问题等,都是运用机构编制管理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益经验。今后,在疫病预防控制、乡村振兴、中医药等更多人民群众高度关注、与美好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我们还将通过改革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给予更加有力的保障。

手不释卷地读完全书,一股意气在胸中充盈。五十年前的习近平,以七年的无悔奋斗,为今日青年干部立身立心立志立行作出了完美示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我们为了吃透政策规定逐字研读、为了拟订改革方案挑灯夜战、为了测算编制职数配置绞尽脑汁、为了集约节约使用编制斤斤计较、为了遏止机构编制违规问题一夫当关,总能感到挑战不小、压力山大,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党和人民交托我们的重任。而如何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已经为我们揭示了答案:不忘初心、不负人民,艰苦奋斗、勇毅前行。因而,榜样在前、使命在肩,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前进,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论述中找到奋斗的力量、前行的方向,书写下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机构编制青春诗篇。

友情链接

网站主办:中共湖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承办:湖南省机构编制事务中心(湖南省机构编制数据与域名注册服务中心)

单位地址:长沙市韶山路1号湖南省委大院三办公楼 邮编:410011

备案号:湘ICP备10209424号 网站协助:新湖南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