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关建设 > 专题专栏 > 悦读青春 书香编办

读《习近平用典》有感

时间:2022-06-28    来源:青工委

分享到


  综合处  吴  江

  近期,结合综合处党支部“荐书”活动,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用典》一书,第一感觉是这本书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上可以作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治国之用,理政之典”;下可以作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写作范本”、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申论神器”,可谓是是“庙堂与江湖所共鉴、鸿儒与白丁可同赏”。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不仅领悟到习近平用典的精妙意境,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和使用典故,是对历史的敬畏与致意,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与接受,更是强烈文化自信的表现,向世界发出了传承和创新优化传统文化的“中国声音”,值得我们反复学习、细细品读。

  学习《习近平用典》,对书中内容,我有几点感受。

  一是因时应势紧扣主题。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讲话中谈治国理政、深化改革,引用“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这是北宋苏轼写给哲宗奏议中的一句话,就北宋的边防政策指出治理国家既不可随便制造事端,也不可胆小怕事。遇事不可退缩,要主动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就是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在根本的问题上,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认准了,就要理直气壮、态度鲜明,在发展道路、政治制度等根本问题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是呼应民谚俗语生动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用典“夙夜在公”,同时使用了俗语“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博鳌亚洲论坛致辞中,引用四地谚语: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形象地说明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加具有贴近性和亲和力,引起广泛共鸣。

  三是巧用传统展现时代精神。早在199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创作了古体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等等不胫而走的铿锵词句,真切表达了对焦裕禄精神的深情赞颂和作者爱民为民、勇于担当的伟岸情怀。这是运用古代词牌形式讴歌时代精神的成功典范,将用典提升到了一种收放自如的境界,形成了人民爱听、爱读、爱看的“习式风格”,总是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

  学习《习近平用典》,对该如何做,我更有几点启发。

  一是要培养笃学精神。中华文化倡导学习,讲究崇学向善。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何以脱口而出?何以把握得当?何以运用自如?何以影响深远?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热爱,在于对一切优秀文化的借鉴吸收,在于孜孜不倦地学习积累。从青年时起,习近平就留下了很多关于学习的佳话。近年来他特别指出学习传统的态度,“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强调,“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作为青年干部,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待学习的态度来要求自己,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吸收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切实提升知识总量、知识质量,不断提高认识新情况、解决新矛盾、处理新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引用过北宋苏轼《晁错论》中的一句话:“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最主要的威胁,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与变故,而恰恰是那些不易察觉、缓慢积累起来的倦怠与松懈。历史上有很多类似教训:唐代开元盛世,玄宗却丧失进取心,骄傲怠惰、沉溺享乐,终致“安史之乱”;清朝康乾盛世,朝野却扬扬得意于文治武功,奢靡腐化、放松吏治,转而走向嘉道中落。正因此,习近平同志才不断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智者见于未萌”,深谋远虑、治于未病。经略将来,如何做到?也就像习近平同志所说,“对已经看得清的方面,要深入研判、早做谋划、从容应对;对暂时难以看清的方面,要密切跟踪、未雨绸缪、灵活应对。”

  三是要汲取政治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曾经强调:“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在谈到改革时,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胸有谋略、动有章法,要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这对我们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形势是会发展变化的,我们的机构职能体系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如果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难免会碰钉子。形势变化了,任务升级了,如果还是完全顺着既有的思维定势来行事,可能就觉得不需要改革,或者不积极去推动改革,就可能阻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谓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正是说要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只有坚持这条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才能摸清利益固化的症结,找准突破问题的方向,推动改革继续前行。

  学习《习近平用典》,就是聆听当代领袖与古代先贤的交流对话,收获良多、受益匪浅。古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读书的目的,不能仅仅是增长学识、浅尝辄止,更应把目光投向干事创业、治国理政上去,更应该向习近平总书记那样,由此推开门、迈开步,把古人的治理智慧运用到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中,用学习成果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

友情链接

网站主办:中共湖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承办:湖南省机构编制事务中心(湖南省机构编制数据与域名注册服务中心)

单位地址:长沙市韶山路1号湖南省委大院三办公楼 邮编:410011

备案号:湘ICP备10209424号 网站协助:新湖南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