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省委编办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2022年度省委编办整体支出
绩效自评报告
一、单位基本情况
省委编办内设9个行政机构:综合处、机关党委(人事处)、改革与政策法规处、机构编制一处、机构编制二处、机构编制三处、实名制管理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处(湖南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监督检查处。1个直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务中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编制数为79名,其中行政编制66名、事业编制11名、机关后勤服务编制2名。实有在职人员74人,离休人员1人,退休人员21人,劳务派遣人员5人,没有超编制的情况。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我办基本支出系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2022年基本支出预算2616.68万元,其中年初预算安排1689.23万元、本年追加预算927.45万元。2022年基本支出执行数2580.77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8.63%。其中:人员经费支出2330.72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250.05万元。
(二)项目支出情况
我办无省级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系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而发生的支出,包括业务工作经费、信创经费等。2022年项目支出年初预算数为776.84万元,年中追加预算24.45万元,共计801.29万元。项目支出主要包括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费支出100.95万元;机构编制法治建设工作经费支出134.94万元;机构改革工作经费支出61.22万元;省委巡视监督检查工作经费236.69万元;信息系统运行维护31.3万元;因公出国(境)经费8万元;办公设备购置71.52万元;省本级信创项目100.46万元;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经费22万元;公务用车购置经费27万元;其他支出7.21万元。2022年项目支出执行数442.5万元,项目支出结余主要原因:一是根据中央改革部署安排,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暂未全面铺开;二是受疫情影响,部分培训未能按期开展;三是十二届省委第三轮巡视机构编制专项检查跨年度完成,相关费用于2023年度结算;四是因办公用房调整历时较长,湖南机构编制历史陈列室尚未竣工结算。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我办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我办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我办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22年,省委编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委编委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党委政府机构职能体系,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较好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获得省委、省委编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一是政治建设展现新风貌。把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系统梳理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十个方面重要论述,机构编制工作的政治性得到充分彰显。
二是服务大局增添新动能。完善自贸区、各类园区、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体制机制,湘江新区优化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被列入“中国改革2022年度十大特别案例”,开展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改革,助推新型智库和“数字湖南”建设,助力湘江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积极优化体制机制激活经济发展“主引擎”,为助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作出机构编制部门应有贡献。
三是职能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着力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及时跟踪部门运行情况,调整优化相关机构职责,议事协调机构精简优化成果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推介,国动、疾控、国家公园、综合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基层组织架构和职责权限进一步理顺。
四是资源使用效益迈上新台阶。高规格部署开展县市区行政编制超编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稳步推进市县法院、检察院动态调编,持续落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达标2022年度省委编办整体支出
绩效自评报告,管好用活芙蓉人才专项编制,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瘦身健体”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推行实名制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不见面”审批,“编办效率”节节提升。
五是法治建设实现新提升。制定出台省级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完成十二届省委第一、二、三轮巡视机构编制专项检查,开展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问题清理整治,在2个省直单位和4个市州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编制就是法制”的理念深入人心。
六是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全省机构编制系统2022年度省委编办整体支出
绩效自评报告发扬“闯创干”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工作做法,中央编办核心期刊期期有湖南声音、19次推介相关工作,省委编委领导多次就有关工作作出批示肯定。各级编办锐意进取、争先创优,长沙、株洲、岳阳、常德、郴州5市党委编办获评2022年度目标评估先进单位;长沙市、衡阳市、株洲市、张家界市、郴州市、洪江市、芙蓉区、安化县、雨湖区、岳阳县相关经验获评2022年全省机构编制系统十大创新案例。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一是预算编制前瞻性不够,对突发性工作及开支预判不够,预算编制科学性有待加强;二是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不高,个别业务经费项目支出执行进度相对较缓;三是绩效目标设置不够全面,绩效指标评价2022年度省委编办整体支出
绩效自评报告体系运用不够系统和完善。
(二)原因分析。我办项目资金主要为业务工作经费,受疫情、工作部署进度等因素影响,部分年初预算未形成支出。同时,对绩效指标量化工作还存在一定难度,须进一步结合各处、中心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和完善。
八、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是加强预算编制管理,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和可控性,将各处、中心预算执行率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分配重点考虑因素。二是加强预算执行跟踪,每季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筹科学合理安排预算支出。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对预2022年度省委编办整体支出
绩效自评报告算执行差异分析成因和影响,并及时向领导和相关处、中心反馈,采取措施纠正执行偏差,促进预算目标的全面完成。三是加强绩效评价运用,建立绩效指标库,更全面更系统地设置运用绩效评价指标,注重履职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及可持续影响,不断细化部门个性化指标。
九、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一是全面公开绩效自评报告,绩效自评结果将在我办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将自评结果应用到下一年度的资金安排和项目立项中,对预算项目资金执行率及使用效益不高的项目进行优化,实现预算绩效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