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永定区委编办多向发力持续推动莓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家界市永定区作为全国莓茶主产区,有“中国莓茶之乡”称号。近年来,永定区持续推动莓茶产业转型升级,区委编办紧密围绕莓茶产业发展需求,为全区莓茶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机构编制服务保障,努力把“一片小茶叶”打造成为“一方大产业”。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机构编制配备。永定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种植莓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前景广阔。2019年成立永定区莓茶发展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5名,负责组织、研究、调查、指导、助力莓茶产业发展。目前,永定区莓茶种植总面积达15万亩,有2个万亩莓茶乡镇,已建成4个莓茶特色产业省级示范园、1个省级莓茶种质资源圃、2个星级茶旅融合示范园,拥有莓茶生产经营主体129家,成为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绿色产业。
二、优化政策保障,促进人才技术提升。一是协助推进政策落地。区委编办积极参与莓茶发展调研,协助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快莓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湖南张家界永定区国家现代农业莓茶产业园建设规划》、《永定区“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暨“5111”行动计划(2019-2023年)》等文件,支持莓茶的基地建设、加工提升、品牌创建、市场开拓及产业融合等多方面发展。二是聚焦技术人才培养。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基层农技等实用型人才倾斜,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培养、人才引进等方式吸纳莓茶种植专业人才10名,为莓茶发展不断注入新鲜人才“血液”。三是支持院地合作。结合工作实际,在充分了解莓茶发展在机构编制领域的困难的基础上,多次参加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湖南省中医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省内外科研院校开展的研学合作,加强机构编制保障,吸引更多农业技术人才,以科技赋能,助推莓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聚焦体制赋能,推进标准化建设。区委编办先后就区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设置、职能配备等情况,组织多次实地调研座谈,当前实现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联合监管执法为主,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实行属地管理的农产品质量监管模式,严格监控茶叶质量,加大莓茶市场准入和执法监管力度。支持区农业农村局及相关单位制定《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张家界莓茶初加工技术规程》以及《张家界莓茶包装标识要求》等标准文件,推进莓茶身份管理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莓茶龙头企业和获得“SC”认证的莓茶系列产品均实行身份证管理条码标识,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全面清理市场流通“三无”莓茶产品,把好莓茶质量关。(张家界市永定区委编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