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株洲市醴陵市委编办强化机构编制服务保障 赋能“陶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4-03    来源:

分享到

醴陵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拥有陶瓷、花炮两大传统支柱产业,享有“千年瓷都”“花炮之乡”的美誉。为赋能两大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株洲市醴陵市委编办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着眼产业发展需要,切实发挥机构编制资源“支点”作用,奋力撬动“陶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杠杆”。

一、深调研,找准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一是深入研究产业政策。对照烟花爆竹和陶瓷产业有关政策文件,深入研究当前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找准机构编制部门服务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二是深入了解产业需求。坚持实事求是,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调研,全面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组织召开专题研讨座谈会,充分听取职能部门、企业家、产业人才对“陶花”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为制定更有靶向性、更具开创性、更富实效性的方法举措掌握第一手资料。三是深入调研产业机构。采取座谈、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原农业部烟花爆竹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湖南)、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工作运行以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针对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不明、职能重叠、职权交叉及编制使用不充分、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行重点调研和剖析,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二、优配置,构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机制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搭建陶瓷产业发展新平台。在省市两级编办的关心支持和大力指导下,按照“撤一建一”原则,组建醴陵陶瓷发展研究中心,将原省陶瓷研究所的场地、技术及人才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同时,聚焦陶瓷产业的基本需求、急缺需求、长远需求,明确产业规划、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主要职责,科学合理设置内设机构。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优化花炮产业发展平台职责职能。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下,重新组建株洲醴陵烟花爆竹发展研究中心,并制定“三定”规定,妥善解决花炮产业发展平台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机构名称不统一、领导职数未法定、职能职责不全面等问题,,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高效运行机构职能体系。三是坚持安全发展,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安全生产监管以及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方面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职能,组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护航产业安全发展。同时,大力支持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在全市24个镇(街)均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并明确用于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配备的编制比例,切实为陶瓷烟花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提供保障。

三、强队伍,激活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一是细化职责职能,打造人才培养阵地。针对企业生产一线职工紧缺、技术人才流失严重等“急难愁盼”问题,把陶瓷、花炮产业人才政策拟订、人才培训和引进服务等工作作为醴陵陶瓷发展研究中心和株洲醴陵烟花爆竹发展研究中心的主要职责,努力打造产业人才培养的新阵地。二是强化编制供给,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从市直空余事业编制中,调剂200名事业编制建立醴陵市市直事业单位人才编制池。坚持把有限的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倾斜,近三年共批复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醴陵陶瓷发展研究中心和株洲醴陵烟花爆竹发展研究中心用编计划50余名,主要用于引进陶瓷、花炮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为壮大产业人才队伍提供强有力保障。三是优化服务效能,推动产业人才集聚。针对陶瓷、花炮产业人才引进需求以及新组建单位人员紧缺问题,深入了解,主动对接,积极推进,开辟用编入编“绿色通道”,通过人才引进、公开招聘、流动调配、政策安置等方式推动编制资源向急需紧缺、专业性强的岗位集聚。(株洲市醴陵市委编办供稿)


友情链接

网站主办:中共湖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承办:湖南省机构编制事务中心(湖南省机构编制数据与域名注册服务中心)

单位地址:长沙市韶山路1号湖南省委大院三办公楼 邮编:410011

备案号:湘ICP备10209424号 网站协助:新湖南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