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四力并重”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湖南省机构编制网 时间:2014-09-29
2013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湖南省坚持“四力并重”,大力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流程,健全监管机制,扎实推进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审改合力。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省委书记徐守盛、省长杜家毫多次批示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优良环境,赢得发展先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牵头单位移交后,湖南省及时发文调整了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省编办增设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处,加强了专门工作力量。市县也相应调整完善了领导机构,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为发挥专家智囊库的作用,成立了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家咨询小组。为了调动各方积极性,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省编办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建立完善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审改体制机制,形成了上下衔接、通力合作、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履职能力。为解决审改队伍新人多、审改业务不熟悉、审改工作开展参差不齐等问题,省编办举办了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业务培训班,各市州编办负责人、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各县市区编办主任等参加了培训。其后,各市县也都组织了本级审改业务培训班。通过专题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省审改工作队伍的思想认识和业务素质。
三、清理公开同步,催生内在活力。为摸清行政审批事项底数,形成完备的审批事项目录,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目标任务,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各市县按照省里统一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清理工作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各单位按要求进行了自查清理。坚持开门搞清理,采取“三上三下”的做法,广泛征求职能部门、基层单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各单位对梳理出来的本单位行政审批事项,先在单位门户网站上公开(涉密单位除外),做到“边清理、边公开”,亮出家底,晒出权力。省审改办和政务公开办安排专人督查各单位的公开情况,不仅促使各单位尽快把自己的“家底”亮出来,还对各单位形成了事前约束和无形压力,从而避免清理工作出现不全面、不准确、不细致等问题。
四、完善后续监管,发挥制度效力。一是注重机制创新。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初步拟订了《湖南省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管理暂行办法》,为巩固改革成果,构建长效机制,从源头上严格控制行政审批奠定了制度基础。全省绝大部分市县建立了行政审批相对集中办理的政务中心,部门单独设置了行政审批科(股)并整建制进驻大厅,设立“首席代表”,推行“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服务;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实施并联审批、联合审批,完善部门协商办理机制;以行政审批为重点的湖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运行良好,省本级行政审批上网率达100%,市县级行政审批上网率达90%以上,初步实现了全程办理、全项涵盖、全域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推行了网上并联审批、批量审批和系统互动审批等制度。二是转变政府职能。以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为契机,在制定部门“三定”规定中,把需要转变哪些职能、需要取消和下放哪些行政审批事项作为前提,根据部门新增、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情况,对应明确部门职责,从而理清了政府部门的权力边界,切实解决了职能交叉、权责脱节和多头审批的问题。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各级政府成立了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建立了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监督渠道,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加强实时监控监督。省审改办还会同监察机关和法制部门对审改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项督查。四是纳入绩效评估。省委、省政府已将审改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绩效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精简行政审批项目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借机借势借力,稳步推进了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