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关建设 > 机关党建

坚持三个强化,助力脱贫攻坚

湖南省机构编制网  时间:2018-05-24

坚持三个强化,助力脱贫攻坚

——湖南省编办2015-2017年驻村帮扶工作综述

 

青翠群山环抱中,平坦的水泥路蜿蜒到村口,灰瓦青砖的村部古朴凝重,苗族歌舞、苗拳、苗鼓等传统文化活动在村文化广场上不时上演。村里的老旧危房被改造一新,山脚下鳞次栉比的新房与晨雾相应成景。远处的山头,树上的铁皮石斛吐出新芽,树下的白芨、紫山药开出漫山蓝紫色的花朵……这是省编办扶贫点凤凰县千工坪镇木里村现今生活的一幅剪影。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2015年至2017年,省编办木里村开展驻村帮扶。三年来,省编办坚持“三个强化”,举全办之力助力脱贫攻坚,有效推动了木里村如期精准脱贫。

 

强化政治责任,是“任务”更是“自觉”

“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更需要高度的政治自觉,参与扶贫工作的党员干部把扶贫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干,把贫困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办”。在扶贫工作队进驻座谈会上,省委副秘书长、省编办主任魏旋君如是要求。

树立为民之志,投身扶贫战场。木里村三面环山,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全村300多人家,贫困户占三分之一以上,户人均纯收入2110元,村里基础设施薄弱,无主导产业集体经济收入,是一个典型的贫困苗寨。面对困难,省编办迎难而上,秉承“为国分忧、为湘解难、为民服务”理念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决心打赢脱贫这场硬仗,立下了“村不摘帽,户不脱贫,队不撤出”责任状。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全办党员干部群策群力,倾情参与,自觉树立为民之志,心民生疾苦,保持为民情怀,不断增强脱贫攻坚思想和行动自觉,为驻村帮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根基。

突出精准发力,做好扶贫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精准扶贫”号召的十八洞村,距离木里村仅60公里省编办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把“精准”作为扶贫工作的“一号工程”,并从五个方面确立了扶贫思路:摸家底详细了解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家庭、从业收入情况,做到精准识别到户到人,澄清底子订规划明确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结对帮扶等目标任务,制订每户脱贫计划,做到一户一策,一户一业选产业针对木里适合种什么养什么、老百姓会什么、市场缺什么等情况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引进龙头企业,发展集体经济,打造产、购、销产业链条上项目按照项目带动、产业引领的思路,全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确保项目实施一个,见效一个,老百姓受益一个。能人重视发现、培养带头人致富能手,带动村民主动转观念、谋发展、兴产业着力打造一支永不的工作队。

坚持上下一心,全力倾情帮扶。省编办领导班子坚持带着感情和责任助推木里村脱贫攻坚,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副主任分管、副巡视员协管、人事处具体负责全办同志结对帮扶的工作机制。3年来,办主要领导8次到扶贫点指导,分管领导和其他办领导共20余次到村调研,同时,还邀请省发改、财政、林业、水利、民政等省直单位负责人,以及友阿集团、老百姓大药房、永清环保、凤凰古城、步步高集团负责人到驻点村开展调研帮扶,围绕木里村脱贫捐资建言、帮困扶贫。办机关干部积极参与,以开展主题组织生活会和组织全员入户走访等形式对口帮扶,视木里为故乡,把贫困户当亲人,增进了与贫困户感情联系,得到帮扶对象的一致肯定。

 

强化产业主导,要“输血”更要“造血”

在驻村帮扶过程中,省编办坚持“造血”思维,注重培育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既要把贫困户“扶”起来,还要帮助他们“站”稳,自己走上致富的道路。

推广森林种植,产业初具规模。针对木里村山多林多,耕地少,难以发展传统农业的现状,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木里优势,制定了“引入一个龙头产业,带动一批传统产业,挖掘一项潜力产业”的“1+1+1”产业发展思路,引进了湖南天香生态兰花有限公司到村发展森林立体种植,形成了树上挂栽铁皮石斛,树下栽培白芨、何首乌的种植模式,这些作物均为高附加值中药材,经济效益可观,而且不占耕地,不毁林木,易于栽培,深受村民欢迎。经过3年努力,目前已建成1500亩“铁皮石斛套种”产业园,种植铁皮石斛50多万盆、白芨100多亩、何首乌100多亩,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入股合作股金、劳务薪金等方式增收明显。据统计,贫困户年均增收可达8000元以上,同时也对周边村、镇起到了极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产业发展形势喜人。

多方筹措资金,发展集体经济。省编办扶贫队进驻之前,木里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省编办把抓好抓实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木里实现输血造血转变、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一剂良方”。通过三年帮扶,目前已建成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1个,于2017年正式并网发电,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固定收入;对社会、企业捐助的扶贫资金,采取定存理财、购置商铺等方式保值增值。如今,村集体经济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突破,村两委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也明显增强。

激发内生动力,鼓励自主增收。扶贫更要扶志,省编办注重鼓励、引导村民自主增收,帮助贫困户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村组干部发动、政策资金扶持等举措,紧密结合村产业发展实际,带动贫困户成立种养合作社,种植秋葵、紫淮山、香椿等见效快、附加值高的产品,合作社负责种苗提供、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实现持续稳定增收。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乡创业,现已新建养殖场5个,目前已形成了稻花鱼70多亩、牛50多头、羊300多头、土鸡6000多只的总体养殖规模。村民们致富增收路更宽了钱袋子也更”了

 

强化党建引领,重“实效”更重“长效”

越是贫困地方,越需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省编办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帮扶的根本举措,不仅要解决眼前的贫困问题,还要立足长远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筑牢组织堡垒,班子越来越强。坚持扶贫工作做到哪里,组织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帮助当地党委政府把群众口碑好、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党员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着力为木里村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三年帮带,现在的村党支部成员观念明显转变、信心明显增强、能力明显提高。2017年村两委换届,两名大学生主动放弃深圳高薪,回村竞选村干部并顺利当选。目前,5名村主干有大学毕业生3名、高中毕业生2名,平均年龄约40岁,班子年龄和学历结构更合理,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为木里村脱贫摘帽、致富奔小康打造了一强劲“火车头”,筑牢了一座坚强战斗垒。

完善治理模式,生活越来越好。为确保村级治理更加规范有效,协助当地党委,探索建立了“14459”党建和村级治理模式,建成1个村民服务中心,组建村党支部、委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4套班子,建立基层党建、村务管理、村民议事、村务监督等4套制度实行职能、党务、村务、惠民政策和办事流程5个公开加强民生服务、学习教育、电商服务等9项服务职能3年来,全村实施项目40多个,实现水、电、路、房、业、环境治理“六到农家”,自来水、路灯照明、危房改造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做法得到了湘西州委的大力推介,2017年7月,湘西州在木里村组织召开了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现场观摩会。

弘扬民族文化,寨子越来越美。木里是苗族聚居村落,保留了许多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民风民俗和民间艺术。为保护和传承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省编办帮助村里新建了村部及配套文化广场,解决了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缺失的问题。同时,连续3年支持村里举办“七夕”苗族艺术节,平均每年能吸引周边乡镇,乃至临近的贵州省3万多名苗族同胞参加。为了在艺术节里展现木里风采,村民自发组建苗鼓、苗拳和苗舞表演队,经常在文化广场排练,木里“七夕”苗族艺术节也已经成为当地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今后,还将实施村容美化绿化工程,以“兰科植物园”为主题,结合村里苗族风情、秀美风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和乡村旅游这一潜力产业打造一条可持续的增收致富之路。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省编办向省委、省政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扶贫答卷。现如今,木里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00多元增加到9000多元,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省编办三年驻村帮扶工作被评为“优秀”等次,工作队被评为“2015-2017年省派驻村帮扶先进工作队”,队长曾帅伟同志被评为“2015-2017年省派驻村帮扶工作优秀驻村干部”。中央电视台、中新社、新华网、湖南卫视、湖南红网等中央和和省内主流媒体先后对木里扶贫进行了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