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机构编制动态

湖南多措并举加强市县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

湖南省机构编制网  时间:2022-02-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推进文物部门强化职能、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赋能文化强省建设。近期,省委编办印发《湖南省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编制保障的实施方案》,通过内部调剂、跨部门调剂、逐年核增人员编制等方式,完善和加强市县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及队伍建设,强化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编制保障,推动湖南文物保护和考古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科学划分文物大市、文物大县。本着突出重点、逐步规范的原则,参照国家文物局《文物大市大县初步划定范围》,结合湖南实际,暂明确长沙市、湘西自治州等文物5个大市(州),开福区、南岳区等35个文物大县(市、区)。待国家出台文物大市、文物大县具体标准后予以动态调整。

二、加强文物管理部门力量。市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部门统一加挂文物局牌子,进一步理顺相关职责关系,压实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责任。确有必要的文物大市、大县也可在党政机构限额内单独设置文物局。调整优化内设机构设置,文物大市、大县要在文化旅游广电体育部门设置专门承担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的内设机构;其他市、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部门要明确相关内设机构承担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职责,做到责有人负、事有人干。

三、充实考古和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力量。市、县结合实际,可在整合文化和旅游系统相关事业单位的基础上,设置“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进一步完善考古和文物保护事业单位设置。考古工作任务较重、取得考古工作资质的文物大市,也可设置专门考古研究机构。“十四五”期间,市、县要结合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通过内部调剂或跨部门调剂,逐年增加编制等方式,充实考古和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力量。市、县设置的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或负责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事业单位编制规模,文物大市、大县分别按不低于20名、10名掌握;其他市县由市州视文物资源富集程度和实际需要,统筹调剂编制资源,适当加强相关力量,确保2025年底编制配备达到标准。

四、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作用。对绘图、修复、实验、勘探等技术辅助工作,可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用工等方式补足需要。通过购买服务,开展对野外文物、遗址等的日常巡察、看护等工作。遵循以事定费原则,逐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对信誉好、力量强、水平高的企业、社会组织等,要完善政策、加强引导,鼓励支持依规、有序进入文物保护和考古行业,在绘图、修复、实验、勘探、安全保卫等方面提供有益补充。

                                                                                                         (机构编制三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