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他山之石

安徽省编办:严控总量 盘活存量 充分发挥机构编制

湖南省机构编制网  时间:2017-03-31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工作,提出新常态下推进机构编制工作“两个转型”,即由审批事务型向制度服务型转变、由简单增量型向活化存量资源管理型转变,要求机构编制部门按照调控减的管理思路,挖潜机构编制资源,优化机构编制配置,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发挥机构编制服务发展的保障作用。

  一、坚持在完善制度中推进控制总量常态化

  坚持管编治编制度化,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制度约束力,确保减编控编依法推进,依规落实。一是重新修订颁布《安徽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规定》,突出强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行“总量管理”,明确将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写入规定,增加了“鼓励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内容,既体现了中央严控机构编制总量的要求,又为控编减编提供了法规制度支撑,增强了控编减编刚性约束和可操作性。二是修订完善《安徽省编委会议事规则》,进一步收紧编制管理权限,实行最严格的编制审批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新增机构编制事项一律由省编委会研究批准。为保证制度落实和机构编制只减不增目标实现,明确提出本届政府任期内,各级编办原则上不再受理新增机构编制事项,确有必要的,坚持“撤一建一”原则,编制内部调剂。三是严格规范用编进人制度,实现控编减编目标。会同省人社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事业单位进人管理工作的通知》,严控事业单位新招聘人员,事业单位用编进人一律要求预留5%编制,并实行预审制度,确保实现2017年底,全省事业编制在2012年底基础上,总量精简5%的目标。事业单位年新进人员有所减少,近三年全省共减少进人近4万。四是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新机制,贯彻落实《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72号),坚持按照新标准调整确定新总量,与现行总量相比,编制规模缩小近4万名。结合按照新标准开展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加大省级对中小学编制统一管理力度,建立“省管总量、市管调剂、县管使用”的中小学编制管理新机制。五是加大对市县控编工作指导,按照中央批复的控编减编方案,分别下达各市事业编制总量,要求各地认真制定、严格落实控编减编方案,把事业编制总量控制情况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和巡视内容,切实把控编目标和要求层层压实,确保控编目标落到实处。六是建立差别化的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制度,以事业单位分类为基础,对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在严控机构编制同时,为保证职能履行,采取在改革完成前实行退二进一的人员编制管理办法;对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采取逐步归并整合的管理办法,实行机构编制冻结,人员只出不进;对公益类事业单位,新增非基本公益服务事项,不再纳入机构编制保障范围,一律实行政府购买服务。

  二、坚持在深化改革中推进精简数量具体化

  把控编减编要求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相结合,与建立行业事业单位新体制、新机制相结合,与创新公益服务实现形式相结合,确保取得实效。一是大力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成熟一家实施一家的办法,持续推进转企改制。我省三分之一的市基本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共转制事业单位1360余家,核销事业编制5万余名;实施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含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完成转制近500家,核销编制近1.5万余名。二是推进海事管理(港航管理)体制改革,将省以下垂直管理的海事机构,按照属地原则,下划由市管理,重新核定各级海事管理机构编制,全省共核减事业编制近900名。三是推进省属地质勘查单位改革,以市场化、社会化为基本导向,按照公益性与经营性分开的要求,将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地勘单位,列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予以保留;对有具有一定市场经营能力的地勘单位,列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以人定编,空编核减;对生产经营性地勘单位,机构撤销,编制核销。通过改革,共核减事业编制4000余名。四是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明确国有林场的公益属性,着眼建立可持续的国有林保障机制,整合小散国有林管理机构,减少事业机构近40家;明确把实有人员规模压缩45%作为改革硬任务,由省编办统一审核把关,改革中全省共核减事业编制3000余名。五是持续推进事业单位撤并整合改革,坚持以部门为单位,以职能管理为基础,实施事业单位撤并整合改革,省级重新调整了省经信委、省农委等单位所属事业单位设置,减少事业机构49个、事业编制800余名;全省撤并整合共减少事业机构1805个、事业编制19415名。六是积极推进公路养护、园林绿化、城市环卫领域的管养分离改革,合肥、六安、黄山等市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有效减少了编制的刚性需求。

  三、坚持在创新管理中推进盘活存量实用化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解决高等院校专任教师和公立医院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瓶颈问题,依托我省“四库合一”的机构编制大数据平台,打破行政层级和行业部门之间的编制壁垒,有效破解“空编不用”和“无编可用”并存的难题。把全省存量事业编制聚合起来,建立“省级统筹、重点保障,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近期,我省正在6所省属高校和1家省属医院、3家市属医院及6家县级医院先行先试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一是实行统一管理,按照国家规定的高校专任教师配备标准,由省编办为先行先试的6所省属高校调剂核增专任教师编制3000名,分别建立周转池。周转池事业编制不纳入高校编制基数,实行单列管理。二是周转池事业编制用于高层次教学和科研人才,由高校按年度提出周转池事业编制使用计划报省编办批准;使用周转池事业编制的高层次人才,为高校正式在编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三是周转池事业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周期循环使用,周转周期为三年。三年期满、综合考虑在校生数变化情况、高校专任教师配备标准、高层次人才需求和周转池运行绩效评估等情况,确定试点单位周转池进退存废和事业编制规模增加减少。四是公立医院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参照高校编制周转池制度组织实施。

  虽然我们在盘活用好存量事业编制做了些探索尝试,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落实控编减编任务任重道远,与中央编办的要求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做好严控总量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编制保障仍有待深入研究和持续探索。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份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大胆探索创新,努力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来源:中国机构编制网)